首页 资讯 正文

寻味浙里·粽情端午丨小小一枚开化碱水粽,守护那份浓浓乡情

体育正文 77 0

寻味浙里·粽情端午丨小小一枚开化碱水粽,守护那份浓浓乡情

寻味浙里·粽情端午丨小小一枚开化碱水粽,守护那份浓浓乡情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jìzhě) 王晶 开化融媒体中心记者 胡萍 张玉莲

 

端午,是中国四大传统节日(jiérì)之一,千百年传承中,粽子,是绕不过的(de)节日话题——被麻线和粽叶包裹的,不只是绵糯的稻米和百味的馅料,更是情感的融洽与(yǔ)友谊的连接。

端午节前夕,在开化县桐村镇杜坑村,一缕粽香悠悠飘荡,串起(chuànqǐ)了邻里间的情谊,也延续着代代相传(dàidàixiāngchuán)的传统。

75岁的陈爱香和邻居们围坐在一起,布满岁月痕迹(hénjì)的双手灵巧(língqiǎo)地舞动着粽叶,包起了当地特色的碱水粽。

陈爱香和邻居围坐在(wéizuòzài)一起包粽子。受访者供图

陈爱香每年端午都会包碱水粽(zòng),她不仅是在制作(zhìzuò)美食,更是在守护一份浓浓的乡情。她将包好的碱水粽寄给外地的游子,让漂泊在外的人也能品尝到家乡的味道,感受那份来自故土(gùtǔ)的温暖与牵挂。

桐村碱水(jiǎnshuǐ)粽的独特风味,源于独有的制作工艺。村民们深谙自然馈赠的智慧,精选(jīngxuǎn)山上野生黄金木与油茶壳为(wèi)伴,烧制成草木灰,经层层过滤得到清澈的碱水。再将颗粒饱满的糯米浸入其中,让碱水的草木清香与米香在一夜的时光里悄然交融,为碱水粽注入独一无二(dúyīwúèr)的风味底色(dǐsè)。

开花碱水粽。受访者(shòufǎngzhě)供图

这看似简单的(de)步骤,却是桐村(tóngcūn)人多年来积累(jīlěi)的智慧结晶。碱水粽的历史可追溯至东汉末年,历经千年沉淀,承载着深厚文化底蕴。从古法传承到现代改良,它在桐村人手中代代延续,成为当地文化的重要象征。碱水粽的烹制也(yě)十分讲究,需慢火熬煮6小时,方能成就软糯香甜、风味(fēngwèi)独特的口感。

开化碱水粽(zòng)。受访者供图

在竹海山庄,老板娘陈妙英正带领员工忙碌地包着碱水粽。她们今日准备了30多斤糯米,预计(yùjì)能包成(chéng)500多个粽子,这些粽子将销往(xiāowǎng)衢州各地和杭州等(děng)地。“我们的粽叶都是前一天从山上现采的。” 陈妙英介绍道(dào),作为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每至粽香飘溢的端午佳节,碱水粽便成了“抢手货”,销量轻轻松松就能破万。

桐村的碱水粽,不仅是舌尖上的美味,更(gèng)是文化与情感的寄托。它承载着桐村人的记忆与乡愁,也将这份(zhèfèn)独特的味道和(hé)文化传递给更多人。当粽香飘起(piāoqǐ),不妨品尝一个桐村碱水粽,感受来自山野间的独特魅力与浓浓乡情。

寻味浙里·粽情端午丨小小一枚开化碱水粽,守护那份浓浓乡情

欢迎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

暂时没有评论

暂无评论,快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