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美贸易谈判过招不断!除了关税反制、苹果手机制造,印度最新要价来了
印美贸易谈判过招不断!除了关税反制、苹果手机制造,印度最新要价来了
印美贸易谈判过招不断!除了关税反制、苹果手机制造,印度最新要价来了特朗普政府(zhèngfǔ)的(de)90天关税暂停期已经过半,但美国同主要贸易伙伴的谈判进展有限。
其中,美印过招不断:此前美国总统(zǒngtǒng)特朗普率先表示“印度已承诺取消所有美国商品关税(guānshuì)”,随后被印方否认;特朗普又加码施压印度,表示已经告诉库克,“不会支持(zhīchí)他在高关税国家设厂”。
作为回敬,印度方面表示计划根据世贸组织(WTO)规则对美国(měiguó)的(de)相关保障措施征收报复性关税。
最新报道显示,据两位了解谈判情况的人士称(chēng),印度在与美国的谈判中提出削减杏仁等一系列(yīxìliè)商品的进口关税(jìnkǒuguānshuì),但寻求保留对粮食和乳制品等敏感农产品的高额征税。
如何看待目前扑朔迷离的谈判进展?长期研究商业谈判和(hé)贸易谈判的欧洲(ōuzhōu)工商管理学院(yuàn)(INSEAD)院决策科学管理实践教授法尔考(Horacio Falcao)对记者表示,外界看起来的“漫天要价”也是(shì)政治策略的一部分,而且很多(hěnduō)老练的谈判者在谈判桌前一些看起来有些“超纲”的举动是在给谈判对方制造不确定性,随后(suíhòu)即可获得谈判筹码,再收回威胁并宣布成功。
用(yòng)苹果威胁印度有用吗
伴随胶着的谈判,美印之间隔空喊话不断。如前所述,特朗普曾亲自表示(biǎoshì)印度已承诺(chéngnuò)取消所有美国商品关税(guānshuì),但该“零关税”表态被印度方面正式辟谣,称谈判仍(réng)在进行,任何结论都为时过早。随后,特朗普政府宣称,计划自6月底起,对非美(fēiměi)制造的智能手机征收25%关税,特朗普还明确表示不希望苹果在印度建厂。
彭博经济(jīngjì)研究的最新报告显示,苹果在美国(měiguó)⼤规模⽣产iPhone不切实际,因为美国劳动⼒成本太⾼,缺乏所需的熟练⼯⼈和零部件⽣态系统,⽽且也不具备如此(rúcǐ)⼤规模的⽣产能⼒。
上述报告显示(xiǎnshì),苹果可能⼀直寄希望通过转向印度和越南等低成本(chéngběn)地区加速多元化布局,以此缓解贸易战的影响,但这种全(quán)⾯加征关税的做法可能并(bìng)不会促使苹果将苹果⽣产转回美国国内,⽽是会迫使其消化部分成本或运⽤⾃⾝定价优势。
该报告(bàogào)显示,“美国的制造业(zhìzàoyè)⼈⼯成本要⾼得多。据报道,印度的制造业⼯资只有美国3%。”
报告表示(biǎoshì),以售价1000美元的(de)iPhone为例,25%的关税意味着250美元。而根据分析师的预计(yùjì),⼀台在美国国内生产的iPhone成本(chéngběn)可能高达3500美元。中国/印度与美国之间的成本差异远大于25%。
换而言之,即便支付(zhīfù)250美元的关税,都要比承担数倍于此(cǐ)的额外生产成本更可取。
如前所述(rúqiánsuǒshù),印度近期罕见(hǎnjiàn)提议根据WTO规则对美国征收报复性关税,以应对美国作为保障措施推出的钢铝关税。
印度表示,美国(měiguó)的这些保障措施影响价值76亿美元的相关印度原产产品,征税额度达19.1亿美元,因此(yīncǐ),“印度暂停减让的提议将导致对原产于美国的产品征收同等(tóngděng)数额的关税。”
对此,彭博经济研究经济学家法拉尔(Adam Farrar)在发给第一财经记者的报告中表示,印度(yìndù)在5⽉13⽇表示计划对美国商品实施新的关税措施,以回应美国针对钢铝产品实施的行业关税,标志着(zhe)印度总理莫迪自(mòdízì)特朗普开启第二个任期以来在贸易问题(wèntí)上(shàng)采取的和解立场发生了显著转变。
此前,特朗普(tèlǎngpǔ)政府威胁,若谈判失败,从 7月9日起对所有印度商品(shāngpǐn)征收26%的(de)所谓“对等关税”。目前,美国对印度征收10%的基准关税,印度输美钢铁和铝产品也被加征25%的关税。
据报道,近日据两位消息人士透露,印度的(de)贸易谈判代表表示,将在杏仁等不太敏感的农产品上采取灵活态度,目前这些产品的关税高达120%,新德里还可能(kěnéng)将进口石油和天然气的关税削减(xuējiǎn)至3%。
这两位人士说,但印度(yìndù)的贸易谈判代表在(zài)保留对小麦、大米和玉米等核心(héxīn)农产品以及乳制品征收高额关税的问题上立场坚定,这些行业雇佣了数百万印度人。
印度目前(mùqián)对美国大米征收(zhēngshōu)70%-80%的关税,对美国乳制品征收30%-60%的关税。
不过,印度贸易官员私下表示,对美国的任何开放都将在很大程度(chéngdù)上反映近期其他(qítā)贸易协定的情况。
可以看到(kàndào),在本月与英国达成的协议中(zhōng),印度同意削减酒精烈酒、汽车(包括电动汽车和汽车零部件)和工程产品的关税。
上述两位人士说,同时,印度(yìndù)方面已(yǐ)推动美国削减对印度劳动密集型产业生产的商品征收的关税,这些产业包括宝石和(hé)珠宝、纺织品(fǎngzhīpǐn)、鞋类、皮革和手工艺品等,印度还希望推动豁免持短期签证派驻美国的印度工人的社会保障金。印度曾要求美国给予这一(zhèyī)待遇,并在本月宣布的协议中赢得了英国的类似让步。
近期(jìnqī),印度商务部部长戈亚尔(Piyush Goyal)在华盛顿会见了美国贸易代表格里尔和商务部部长卢特尼克。彼时双方表示,他们计划在秋季之前就双边贸易协议的(de)第一(dìyī)部分(bùfèn)达成一致,并在2030年之前将双边贸易额翻一番以上,达到5000亿美元。
印度是世界上最大的(de)牛奶生产国,在(zài)最近的其他贸易协定中,包括2022年与澳大利亚签订的贸易协定中,印度成功地推动了对乳制品(rǔzhìpǐn)等敏感大行业的保护。印度有近20万家乳制品合作社,共有约1500万名(wànmíng)成员(chéngyuán),主要是小型牧民(mùmín)家庭。据欧洲高级外交官称,印度在与欧盟的贸易谈判中也提出了保护乳制品和其他敏感农业部门的类似要求。然而(ránér),与美国的谈判尤其具有挑战性:特朗普经常批评印度的高额进口税,甚至称印度为 “关税之王”。
作为对谈判中威胁和慢条要价的(de)应对,法尔考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重要的是不要假设对方在做出一些(yīxiē)非常规要价时,这是非理性的,而是(érshì)要试图理解其背后逻辑,在谈判中不激怒(jīnù)对方,也别被激怒,在”假设对方是理性的情况下,制定出说服谈判对手的论据,并让他们而非自己改变主意(zhǔyì),最终达成共识”。
(本文来自第一财经(cáijīng))
特朗普政府(zhèngfǔ)的(de)90天关税暂停期已经过半,但美国同主要贸易伙伴的谈判进展有限。
其中,美印过招不断:此前美国总统(zǒngtǒng)特朗普率先表示“印度已承诺取消所有美国商品关税(guānshuì)”,随后被印方否认;特朗普又加码施压印度,表示已经告诉库克,“不会支持(zhīchí)他在高关税国家设厂”。
作为回敬,印度方面表示计划根据世贸组织(WTO)规则对美国(měiguó)的(de)相关保障措施征收报复性关税。
最新报道显示,据两位了解谈判情况的人士称(chēng),印度在与美国的谈判中提出削减杏仁等一系列(yīxìliè)商品的进口关税(jìnkǒuguānshuì),但寻求保留对粮食和乳制品等敏感农产品的高额征税。
如何看待目前扑朔迷离的谈判进展?长期研究商业谈判和(hé)贸易谈判的欧洲(ōuzhōu)工商管理学院(yuàn)(INSEAD)院决策科学管理实践教授法尔考(Horacio Falcao)对记者表示,外界看起来的“漫天要价”也是(shì)政治策略的一部分,而且很多(hěnduō)老练的谈判者在谈判桌前一些看起来有些“超纲”的举动是在给谈判对方制造不确定性,随后(suíhòu)即可获得谈判筹码,再收回威胁并宣布成功。
用(yòng)苹果威胁印度有用吗
伴随胶着的谈判,美印之间隔空喊话不断。如前所述,特朗普曾亲自表示(biǎoshì)印度已承诺(chéngnuò)取消所有美国商品关税(guānshuì),但该“零关税”表态被印度方面正式辟谣,称谈判仍(réng)在进行,任何结论都为时过早。随后,特朗普政府宣称,计划自6月底起,对非美(fēiměi)制造的智能手机征收25%关税,特朗普还明确表示不希望苹果在印度建厂。
彭博经济(jīngjì)研究的最新报告显示,苹果在美国(měiguó)⼤规模⽣产iPhone不切实际,因为美国劳动⼒成本太⾼,缺乏所需的熟练⼯⼈和零部件⽣态系统,⽽且也不具备如此(rúcǐ)⼤规模的⽣产能⼒。
上述报告显示(xiǎnshì),苹果可能⼀直寄希望通过转向印度和越南等低成本(chéngběn)地区加速多元化布局,以此缓解贸易战的影响,但这种全(quán)⾯加征关税的做法可能并(bìng)不会促使苹果将苹果⽣产转回美国国内,⽽是会迫使其消化部分成本或运⽤⾃⾝定价优势。
该报告(bàogào)显示,“美国的制造业(zhìzàoyè)⼈⼯成本要⾼得多。据报道,印度的制造业⼯资只有美国3%。”
报告表示(biǎoshì),以售价1000美元的(de)iPhone为例,25%的关税意味着250美元。而根据分析师的预计(yùjì),⼀台在美国国内生产的iPhone成本(chéngběn)可能高达3500美元。中国/印度与美国之间的成本差异远大于25%。
换而言之,即便支付(zhīfù)250美元的关税,都要比承担数倍于此(cǐ)的额外生产成本更可取。
如前所述(rúqiánsuǒshù),印度近期罕见(hǎnjiàn)提议根据WTO规则对美国征收报复性关税,以应对美国作为保障措施推出的钢铝关税。
印度表示,美国(měiguó)的这些保障措施影响价值76亿美元的相关印度原产产品,征税额度达19.1亿美元,因此(yīncǐ),“印度暂停减让的提议将导致对原产于美国的产品征收同等(tóngděng)数额的关税。”
对此,彭博经济研究经济学家法拉尔(Adam Farrar)在发给第一财经记者的报告中表示,印度(yìndù)在5⽉13⽇表示计划对美国商品实施新的关税措施,以回应美国针对钢铝产品实施的行业关税,标志着(zhe)印度总理莫迪自(mòdízì)特朗普开启第二个任期以来在贸易问题(wèntí)上(shàng)采取的和解立场发生了显著转变。
此前,特朗普(tèlǎngpǔ)政府威胁,若谈判失败,从 7月9日起对所有印度商品(shāngpǐn)征收26%的(de)所谓“对等关税”。目前,美国对印度征收10%的基准关税,印度输美钢铁和铝产品也被加征25%的关税。
据报道,近日据两位消息人士透露,印度的(de)贸易谈判代表表示,将在杏仁等不太敏感的农产品上采取灵活态度,目前这些产品的关税高达120%,新德里还可能(kěnéng)将进口石油和天然气的关税削减(xuējiǎn)至3%。
这两位人士说,但印度(yìndù)的贸易谈判代表在(zài)保留对小麦、大米和玉米等核心(héxīn)农产品以及乳制品征收高额关税的问题上立场坚定,这些行业雇佣了数百万印度人。
印度目前(mùqián)对美国大米征收(zhēngshōu)70%-80%的关税,对美国乳制品征收30%-60%的关税。
不过,印度贸易官员私下表示,对美国的任何开放都将在很大程度(chéngdù)上反映近期其他(qítā)贸易协定的情况。
可以看到(kàndào),在本月与英国达成的协议中(zhōng),印度同意削减酒精烈酒、汽车(包括电动汽车和汽车零部件)和工程产品的关税。
上述两位人士说,同时,印度(yìndù)方面已(yǐ)推动美国削减对印度劳动密集型产业生产的商品征收的关税,这些产业包括宝石和(hé)珠宝、纺织品(fǎngzhīpǐn)、鞋类、皮革和手工艺品等,印度还希望推动豁免持短期签证派驻美国的印度工人的社会保障金。印度曾要求美国给予这一(zhèyī)待遇,并在本月宣布的协议中赢得了英国的类似让步。
近期(jìnqī),印度商务部部长戈亚尔(Piyush Goyal)在华盛顿会见了美国贸易代表格里尔和商务部部长卢特尼克。彼时双方表示,他们计划在秋季之前就双边贸易协议的(de)第一(dìyī)部分(bùfèn)达成一致,并在2030年之前将双边贸易额翻一番以上,达到5000亿美元。
印度是世界上最大的(de)牛奶生产国,在(zài)最近的其他贸易协定中,包括2022年与澳大利亚签订的贸易协定中,印度成功地推动了对乳制品(rǔzhìpǐn)等敏感大行业的保护。印度有近20万家乳制品合作社,共有约1500万名(wànmíng)成员(chéngyuán),主要是小型牧民(mùmín)家庭。据欧洲高级外交官称,印度在与欧盟的贸易谈判中也提出了保护乳制品和其他敏感农业部门的类似要求。然而(ránér),与美国的谈判尤其具有挑战性:特朗普经常批评印度的高额进口税,甚至称印度为 “关税之王”。
作为对谈判中威胁和慢条要价的(de)应对,法尔考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重要的是不要假设对方在做出一些(yīxiē)非常规要价时,这是非理性的,而是(érshì)要试图理解其背后逻辑,在谈判中不激怒(jīnù)对方,也别被激怒,在”假设对方是理性的情况下,制定出说服谈判对手的论据,并让他们而非自己改变主意(zhǔyì),最终达成共识”。
(本文来自第一财经(cáijīng))


相关推荐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快抢沙发吧~
你 发表评论:
欢迎